“高仿账号”一再“碰瓷”怎么办
用相似的高仿账号账号名发同类照片视频混淆视听引流牟利
“高仿账号”一再“碰瓷”怎么办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某社交平台博主“××美妆课堂”目前拥有230万粉丝,但如果通过关键词检索,再碰瓷办则立马跳出来数十个名称与其高度相似的高仿账号账号。这些账号的再碰瓷办昵称通过添加“小助手”“日记”“分享官”等后缀与“××美妆课堂”稍作区分,发帖内容和形式也和原博主“如出一辙”,高仿账号头像更是再碰瓷办将原博主照片微调后拿来直接使用,不仔细看很难发觉其中差异。高仿账号
其中,再碰瓷办“××美妆小助手”凭借8.7万粉丝量长期盘踞美妆类账号推荐榜前列,高仿账号不少粉丝误以为就是再碰瓷办博主“××美妆课堂”,在评论区留言“终于找到正品账号了”;“××美妆日记”的高仿账号粉丝中有不少是将其误认为博主“××美妆课堂”而关注的,在原博主发布澄清视频后,再碰瓷办关注“××美妆日记”的高仿账号人数少了近三成。
这是再碰瓷办《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仿冒账号、“高仿账号”时看到的高仿账号一幕。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或图谋利益,还会“碰瓷”明星、名人等。他们往往先搬运原博主往期视频内容,通过精心剪辑拼接规避平台查重机制,让粉丝误以为是原博主的“小号”或“合作账号”,继而以各种活动为诱饵,诱导用户上当受骗。这样的“碰瓷”行为在互联网平台中大量存在。
碰瓷账号引流牟利
前不久,北京大学教师韦东奕开通短视频账号后,短短3天粉丝就突破1700万,首条视频点赞量超千万,引发了现象级的关注。这股巨大的热度如同磁石般吸引了大量“寄生账号”。
记者发现,某平台一账号不仅使用韦东奕标志性的“矿泉水+馒头”头像,简介还刻意标注“专注学霸好物推荐,韦神同款精选”,其从注册到粉丝破万仅用了48小时。该账号在今年高考期间发布“9.9元高考幸运绳”图文内容,配图中绳子上挂着微型算盘吊坠,文案写到“韦神同款祝福,助你金榜题名,内含韦神手写祝福卡片,限量发售”,单日销量突破3000单。后经证实,此账号与韦东奕毫无关联。
宣称自己为“韦神女友”的账号则走情感营销路线,其发布的内容均为“与韦东奕的校园恋爱故事”,诸如“他每天早上会给我带两个馒头当早餐,说这样节省时间”“第一次约会居然是在图书馆刷题,他说这是最高效的相处方式”等情节,每条内容都有上百条评论,不少网友信以为真。在积累8.3万粉丝后,该账号开始推广售价299元的“脱单课程”和“学霸同款情侣饰品”,利用粉丝的好奇心和八卦心理牟利。
明星账号也是被“碰瓷”的重灾区。7月9日,歌手周杰伦入驻某短视频平台后,出现了以“周同学”“周JAY”等为名的多个高仿账号,他们使用周杰伦官方账号玩偶头像,伪装成“音乐人”认证账号,有的已经开始带货。此外,靳东、蔡国庆、刘涛等明星也被大量仿冒,这些仿冒账号的内容大都雷同,将明星的影像资料配上煽情的音乐和诱导性的文字骗取流量。
今年寒假期间,浙江杭州10岁女孩小冉在使用外婆手机玩游戏时,屏幕上突然弹出某平台推送的“某明星工作室企业账号二维码”。小冉兴奋地添加后,很快收到消息称“明星社交账号被恶意泄露,已报警处理,需要配合警方调查”,并要求小冉添加“负责警官”的社交账号详谈。懵懂的小冉添加“警官”好友后,对方以“配合调查洗清嫌疑”为由,指导小冉通过外婆手机银行向其多次转账。
记者还注意到,AI技术的滥用让“碰瓷”社交账号进入“高精度造假”时代。前段时间在短视频平台广为流传一条“某院士推荐美白护肤品”的视频,画面中该院士身着白大褂,在实验室背景前详细讲解产品成分:“我亲身使用三个月,色斑明显减少,效果非常好,推荐给有需要的朋友。”该账号名称和简介都标榜自己是“专家严选”,视频还穿插了“院士工作照”“学术会议发言片段”等素材以增加可信度,很多人信以为真,通过视频下方的链接购买了相关产品。该院士紧急辟谣,称其从未研究、宣传过这类产品。
承担多种法律责任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姜孝贤介绍,社交账号“碰瓷”的核心是身份混淆对市场识别秩序的影响,即使未完全复制原标识,只要可能导致用户瞬间混淆,即构成“引人误认”。这种混淆的认定不需要实际发生交易,关键在于侵权账号的整体行为轨迹,例如通过引导粉丝留言、伪装参与热点事件或使用名人关键词等方式吸引流量,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
“‘碰瓷’社交账号可能承担多种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和肖像权,构成民事侵权;利用AI技术伪造名人形象打广告,涉嫌欺诈;冒充他人进行诈骗,触犯刑法,面临刑事责任;还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姜孝贤说,如果“碰瓷”账号发布的内容对被“碰瓷者”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还可能构成对其名誉权的侵犯。
除“碰瓷”者外,平台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在姜孝贤看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平台若未能履行网络安全管理、内容审核及用户身份验证等义务,且在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后仍拒绝整改,将面临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和责令停业整顿等;如果因此造成违法信息广泛传播或出现其他严重情节,涉嫌构成“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如未履行内容监管义务,导致消费者或商家合法权益受损,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尤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平台很可能与违规用户或商家共同承担责任。
平台落实监管义务
受访专家认为,治理“碰瓷”账号乱象,网络平台履行好监管义务是关键。
在姜孝贤看来,建立严格的账号认证与审核机制至关重要。建议平台使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确保账号真实性。对疑似仿冒账号应及时采取限流、下架等措施,同时优化推荐算法,避免将高仿账号混入信息流。政府与监管部门应协同发力,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蹭热点”“标题党”等行为。“被碰瓷者”也应积极举报仿冒账号,保障自身权益。
江苏万谋律师事务所主任上官丙权说,目前一些人利用AI技术合成名人形象、声音用于“碰瓷”社交账号,其生成的内容具有高度的仿真性,传统手段难以识别和取证。司法实践中,权利人需要查找资料来证明AI生成内容的来源和侵权行为,但这一过程通常耗时且成本高昂。此外,AI技术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使得侵权行为的追踪和溯源变得更加困难。
为此他建议:“应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或通过司法解释,明确AI生成内容的法律边界和责任划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服务提供者与网络信息传播服务提供者提出了内容标识方法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平台应开发专门的AI识别系统,用于检测仿冒账号、虚假内容、恶意营销等行为,提高识别效率,还可以引入水印、数字签名等技术标明AI内容,防止AI被滥用。”【编辑:胡寒笑】
(责任编辑:休闲)
-
“演唱会热”持续升温,新玩法层出不穷。进入暑期档,演出市场格外火爆,有的演唱会开票30秒售罄,有的仅预约人数就突破200万,“抢票攻略”成为社交平台热议话题。而比抢票热潮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届观众正在重 ...[详细]
-
中新网长春7月11日电 (高龙安 李彦国)11日,记者从吉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该厅结合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和工作实际,推出20项政策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据介绍,近日印发的《吉林省交通运输厅促进民营经 ...[详细]
-
中新网贵州遵义7月12日电 (记者 瞿宏伦)2025年贵州国际拳击邀请赛11日晚在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开幕。来自中国、白俄罗斯、柬埔寨、哈萨克斯坦、中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17名拳击运动员参赛, ...[详细]
-
(活力中国调研行)“藏硒于地”变“硒富一方” 秦巴腹地铺就千亿产业黄金道
中新网陕西安康7月11日电 (李一璠)盛夏时节的秦巴腹地,巍巍群山间茶园连绵,漫山遍野的茶树沐浴在阳光中,为下一茬茶叶的丰收积蓄能量。当日,中新网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走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赵方园)7月11日,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可在7月11日至20日期间,通过国家医保服务 ...[详细]
-
中新网长沙7月12日电(陈欣文 艾雷克)7月12日,中南大学文科二级教授聂茂的英文专著《An Analysis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New Era: Naviga ...[详细]
-
中新社深圳7月10日电 (记者 索有为)“WAY!来深圳”2025台湾青年深圳实习活动于10日在深圳启动,178名台湾青年将分别在51家企业实习。由深圳台商协会主办的该实习活动,于4月启动招募,吸引5 ...[详细]
-
中新社广州7月11日电 (王华 蓝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日消息,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近日成功达成7月至9月南方送华东电力互济交易,超20亿度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 ...[详细]
-
中新网兰州7月12日电 (戴文昌)首次踏上甘肃的台胞青年谢承佑,在全国台联第二十二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甘肃分营活动中感慨道,“这里每一粒黄沙都藏着故事,每个洞窟壁画都在诉说文明的对话。”从台湾到敦煌莫 ...[详细]
-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日前,京津冀三地正式发布《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京津冀地区在健康体检领域朝着规范化、同质化迈出重要一步,将为区域内广大 ...[详细]